top of page

​系統介紹

臺鵠:臺灣人文知識對話 AI 探勘系統

臺鵠」音譯自 TAIHUTAIwan HUmanities Conversational AI Knowledge Discovery System),寓意「燕雀安知鴻鵠之志」,象徵以雄心壯志探索臺灣人文知識的深遠價值,建置引領未來的智慧互動體驗。

臺鵠系統連結多個人文資料庫,以符合台灣議題與語境的對話回應,並優化使用者的知識探勘體驗。使用者不再需繁瑣地進入各單獨的資料庫進行檢索,而能在單一介面中以自然語言提問並和系統互動,使知識的探勘更為便捷有效、精準、且符合需求。預期此系統能提高臺灣人文資料庫的使用率,並能藉由與語言模型對話互動的特性,吸引更多人關注了解臺灣的人文學各面向。

taihu-logo-removebg-preview (2)_edited_e

系統核心理念

taihu-logo.png

結合人文與科技

系統整體視覺設計結合人文底蘊與先進AI技術,在呈現資訊的同時,帶給使用者視覺與情感上的共鳴。

taihu-logo.png

強調使用體驗

透過動畫、對話式介面與結構化呈現方式,讓使用者能輕鬆提問、快速獲取答案,同時了解資料的來源與完整脈絡。

taihu-logo.png

動態轉場與友善互動

在回答生成期間特別加入
「臺鵠飛翔」的轉場動畫,兼具趣味與美感,減少等待時的枯燥感,也象徵將知識廣為傳遞的理念。

功能與特色

Image by Janke Laskowski

1

簡潔直覺的登錄頁面

  • 左側為登入按鈕,使用者能夠一目了然地查看系統名稱與標誌,並立即透過 Google帳號登入 系統或查看相關資訊。

  • 右側展示區以動畫形式簡要顯示系統提供的服務與回答範例,讓新的使用者在登入前就能瞭解系統特色與使用方式。

截圖 2024-11-05 下午1.38.02.png

使用者登錄頁面

Image by Janke Laskowski

2

對話式詢問窗口

  • 進入系統後,首先會看到「我想問臺鵠」的標語,使用者能在對話框中輸入問題。

  • 預設提供範例提問,提供使用者提問方向。

  • 左側欄位會隨時記錄使用者與系統的歷史對話,並能隨時新增對話,以利使用者隨時切換不同的對話主題。

截圖 2025-02-18 下午3.10.34.png

初始提問對話框介面

Image by Janke Laskowski

3

飛翔動畫轉場

當使用者等待系統生成回覆時,會看到象徵「臺鵠」品牌形象的飛翔動畫,兼具美感與功能性,
強化使用者對品牌的印象,減少等待感。

截圖 2025-02-18 下午3.13.52.png
截圖 2025-02-18 下午3.14.01.png

臺鵠生成回答時之轉場動畫效果

Image by Janke Laskowski

4

結構化回答與資料檔案預覽

系統回答時,
會先呈現統整後的  答案  摘要、搭配相關  圖片  ,以及  來源  資訊。

截圖 2025-02-18 下午3.16.56.png
截圖 2025-02-18 下午3.17.31.png

對話閱讀介面

每段答案底部附有對應的資料編號,使用者可透過滑鼠懸停查看更詳細的來源標題、出處、與內容預覽,
確保訊息透明且易於追溯。

截圖 2025-02-18 下午3.19.31.png

鼠標懸停示意介面

Image by Janke Laskowski

5

互動回饋機制

  • 為進一步提升系統品質,在每則回答與其引用來源旁加入「讚」與「倒讚」功能,並提供文字回饋區。

  • 透過使用者實際回饋,團隊將持續優化系統性能與回答品質。

截圖 2025-02-18 下午3.22.06.png

使用者回饋介面

使用流程簡介

1 / 登入 · 瞭解更多

進入系統首頁後,可選擇立即登入或查看系統背景與相關資訊。

2 / 提出問題

透過初始對話框輸入問題,或參考範例提問探索本系統的功能。

3 / 查看回答

系統產生答案時會顯示飛翔動畫。完成後,畫面自動呈現結構化的回答、相關圖片及明確的來源。

4 / 回饋與歷史紀錄

若覺得回答有用或需要改進,可點選回饋按鈕或在文字框內留下意見。同時,系統會保存所有對話記錄以供隨時參考或新增提問。

bottom of page